平川讯 近年来,平川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激发人才工作活力,着力壮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突出量质并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人才队伍。紧抓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重要环节,形成“头雁领航、雏雁续航”的“人才雁阵”成长态势。按照“学校实际、专业对口、人岗相适”原则,实施学科教师岗位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充分释放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乡村人才等各类人才主体作用,让人才“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突出重点培养,强力推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发展需要,紧盯高校学生毕业择业关键节点,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推介,不断为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注入“新鲜血液”。与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心医院的14名专家人才建立名医工作室,着力解决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缺乏等突出问题。
突出产才融合,加强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陶瓷建材等产业发展,紧盯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有偿咨询、课题研发等方式,12家公司与省内外17家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合作。
突出分类培育,持续发力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按照突出“两个优先”、培养“五支队伍”的总体思路,出台《平川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振兴“主攻方向”,规划人才振兴“路线图”。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重点实施西北花卉产业基地、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综合加工、白银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建设项目,提升农业发展驱动力。围绕全区农业主导产业,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藜麦、马铃薯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培训25次,培训农民2800人次。
突出文旅融合,培育形成德艺双馨文化人才队伍。坚持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积极培育农村文艺团体,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三区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题行动,依托城乡综合性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开展读书征文、书画摄影比赛、歌舞戏曲、传统秧歌、体育健身等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基层文艺创作,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秉持艺术创作精品化的核心理念,努力创作出一系列高质量、具有鲜明平川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成功打造《高价彩礼》《文明养犬》《文明旅游》等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张国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