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乔斌 王立环
刚刚在福门here山创意餐厅过完19岁生日的市民陈文韬,显得意犹未尽。这次就餐,让来自庆阳的他深刻体验到白银人文历史文化的厚重。
餐饮消费持续迭代升级,人们在“吃什么”之外,更在意是否吃出特色、吃出品位和新体验。在白银,以福门here山创意餐厅为代表的一批餐企以文化赋能为抓手,在满足消费者味蕾的同时,通过“餐饮+文化”等方式打造丰富文化场域,推进白银餐饮消费创新升级。
陈文韬是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在白银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和同学在这个餐厅过的。“餐厅石林区设计非常新颖。可以说,餐厅从不同的角度、维度传递着白银的本土文化,讲述‘白银的故事’,展现‘白银的气质’。通过舌尖味觉让白银的美具象化,让我们这些外地人爱上了白银。”陈文韬说。
“餐厅今年11月开业,整个餐厅内分石林区、丹霞区、赛博区、埃及区、公路区共五个区域。石林区设计灵感来源于白银黄河石林,将白银石林文化和餐饮相结合,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增加独特的体验感。”该餐厅负责人强德轩告诉记者,以前顾客吃饭只是满足温饱,随后对硬件环境有要求,然后对音乐、服务有需求,到现在开始有明显文化体验需求。
强德轩告诉记者,开业一个月以来,几乎每晚都客满。不仅本地回头客的比率很大,外地游客也在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是独树一帜的文化属性和‘白银派’氛围吸引了很多客人。未来,我们将在餐厅融入工矿文化、红色文化等更多的白银文化属性。”强德轩说,开餐厅创造商业价值是首要的,但把白银当地文化传播出去了,助力餐饮品牌形象提升,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外溢效应。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目前,白银市已有众多融入与城市文化相关的“文博”主题式餐厅。同时,也有一批突出地方菜品特色文化的老菜馆,逐渐成为白银城市形象的代言和美食地标。不过,如何避免同质化也成了这些企业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现在我们也在思考新赛道上避免‘撞车’的问题。”白银区银时代一家主打陕甘风味的餐厅负责人表示,“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方面继续求新求变,在细节上增加白银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回归菜品本身,把味道做好做足,毕竟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