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陈喜成 乔丽霞 郝文举 张睿 张克政
“这是胡麻油,可以炒菜、拌凉菜,也可以炸油饼吃,别提多美味了……”在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一间宽敞的房间内,一个三脚架,一部手机,桌子上摆放着各类商品,带货主播郭永军夫妇正在详细地介绍着家乡特产的吃法和做法,接地气的话语吸引了众多粉丝。
随着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电商成为连接消费者与产品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会宁县立足于县域优势资源,抢抓电商发展机遇,通过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大力培育电商人才,树立电商农产品品牌,加快县域传统企业电商化转型升级,促进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全省86个县区首个率先落地的数字经济园区,我们运营团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帮助传统企业、中小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帮助他们打造平台,开发新的网货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销量,增加收入。”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汪驿告诉记者。
2023年7月,会宁县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与天津市和平区协同打造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主要通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形成了有机小杂粮生产核心区、优质小杂粮原料保障圈和补给圈“一核两圈”的小杂粮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户致富与企业发展“双赢”。
“种植方面,我们与当地农户签订了订单农业,即订单种植、订单收购,2024年小杂粮种植面积约2万亩。同时,为农户免费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并以高于市场价格2至3毛钱保底回收。回购后我们再进行精深加工,然后售出。往年我们都是以线下销售为主,今年转型到线上,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网上销售。”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李爱东告诉记者。
“我们主要负责跟快手、抖音、微信官方进行对接,给助农主播直播间进行一定的流量扶持,发放一些优惠券,共同努力把会宁县的农产品宣传出去、销售出去。今年年货节,我们准备了50多种产品,包括家乡农特产品、合作的品牌坚果、海鲜等。同时,还准备了1万单左右的福利产品,在直播间进行1元、2元秒杀,作为年终福利回馈给粉丝。与去年相比,今年产品更丰富、福利更大,官方平台和品牌方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媒体运营部运营总监李继宏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了直播基地,积极组织开展电商培训,承办各类直播带货活动,吸引本地网络达人及企业参加,为挖掘县域优质电商主播和农村电商带头人、拓宽传统企业农产品销售渠道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吸引招纳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为产业园的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
“我开实体店已经有十一年了,2017年开始接触网络,2021年有了一定的粉丝体量后开始在网上带货,网上销售的产品和线下店里的产品品质是一样的,像胡麻油、小杂粮这些,基本都是99%的好评,回头客很多,随着销量的增多,收入也提高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民郭永平告诉记者。
“这两年网购的人越来越多了,订单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接近春节,平均每天要发800单左右。”会宁县数字经济产业园物流部负责人马周英说,“我们有三个仓库,有抖音、快手店铺,主销本地小杂粮、胡麻油等农产品,主播直播时挂店铺里的产品链接,直播结束后,我们直接从店铺后台调取订单信息,然后打包发货,是非常快速高效的。”
电商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乡村,提高了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子,注入了新动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