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基层治理争先创先、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份份优异答卷,展现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动,凝聚起推动白银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24年以来,白银市聚焦党建引领、减负赋能和队伍建设,扎实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路径。
整合资源 协同发力厚植基层党建根基
白银市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优化整合党建、民政、信访、应急等原有网格,划分网格2403个,建立网格党支部2057个,实现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同部门“办实事、解难事”有效衔接。创新“网格+12345”工作机制,“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反馈县(区)综治中心和乡镇(街道),乡镇(街道)调度网格员“举一反三”核查落实,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解决”。
推进“网格+警格”双格融合,细化人员配置,明确责任清单,配备专职驻村(社区)民警、辅警380名,将平安建设触角深入每个网格。
赋权扩能 上下联动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聚焦“减负赋能”,白银市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抓手,积极构建责任与权力、职能与资源相匹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建立乡镇(街道)赋权目录和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3个清单,明确7类村(社区)禁入事项,建立涉及政务、民政、教育、社保等重点领域“小微权力”清单720项。
完善证明事项个人承诺、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等方式,制定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3批33项。开展“滥挂牌”集中整治,重点清理“有牌无服务”“上墙不上心”等问题,乡镇(街道)精简牌子589个,村(社区)清理牌子5601块。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按照“五规范、一满意”要求对存在问题的129个村“一村一策”完成整改。对全市功能重复的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进行整合,对长期未使用或使用效率低的予以清理注销,对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及时解散,清理整合政务应用程序8个、政务公众账号176个、工作群组2733个。
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乡村振兴等14个领域,科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全面厘清权责边界,切实解决好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的问题,为基层减负夯实基础。
多策并施 融合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白银市持续深化“五治融合”质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白银路径”。
全市693个村围绕村级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三议”程序决策重大事项1810件,以“五会”形式协商解决村级事务1567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多层次基层协商良好局面。
法治保障维护治理定力。开通“白银司法”融媒体工作室,开发建成“小律服务”微信小程序,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法惠民企”等活动,近3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7万件。统筹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品牌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用户培育“三大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6329人。
德治润心增强持久内力。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建设,培育生活服务、公益事业、慈善互助等各类社区组织410多个。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集市”活动,定期开展“三创”“五评”活动。采取积分制、“红黑榜”等方式,将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转化为可量化指标和可感知措施,以“小约定”激发基层善治“大能量”。
智治支撑提升内驱动力。完成市、县两级数字政府和78个乡镇街道终端建设,迭代升级“白银快办”微信小程序,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专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席,对全市确定的89项主题套餐提供“集成办”服务。推广应用“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受理群众有效诉求29550件,办结28955件,办成了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真正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白银市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作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开新局,努力谱写新时代社会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