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展嘉楠
通讯员 卢昌来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景泰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智慧农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关键招”,谋划建设景泰县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用现代化设施、技术打造富农强农新引擎。目前,该项目各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生产。
近日,记者在景泰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番茄森林)项目现场看到,数百栋钢结构大棚整齐排列,白色棚膜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环境参数传感器等设备进行调试,为项目投产做最后冲刺。兰州金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周继庆说:“目前项目所有设备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棚内清洗、消杀及摆放椰糠等工作,预计3月10日左右进行番茄定植。”
番茄森林基地总面积180亩,总投资21429.24万元。有多功能智能连栋玻璃温室81000平方米,配套建设有露天蓄水池两座及服务区、办公区、管理用房、物资仓库、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基地应用智能化新装备及智慧农业系统平台,融合最新物联网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监控等体系。在这里,小番茄生长在特制的土层里,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和营养液等,全部由后台的“数字大脑”来控制。
据景泰春沐晟塬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肥环控工程师孙彦刚介绍,这里番茄的生长过程,通过智能化做到了标准化,棚内的机械化设备能够测量温湿度及相关数值,并实时反馈至系统内,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数值调整棚内参数,使整体环境、温湿度更适合植株生长。由“数字大脑”精准把控养分、光照后,每一串小番茄都能够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到了最后的收获阶段,果实品质也能保持一致,口感也很稳定,产量更是普通大棚的七八倍。在日常运输和收获环节,基地更是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提升了效率,在植株生长间隙的地面都搭建了轨道,工人进行采摘等作业,都是乘坐“小火车”穿梭。
孙彦刚说:“基地选用了在云南试种五六年的串茄,口感软糯,平均甜度能够达到十点零以上,这个品种的市场反馈也非常好。项目投产后预估年产量可达2400吨,也能够为周边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
从“流汗农业”到“智慧农业”,番茄森林项目的建成将有效在当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有力推动景泰县设施农业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