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讯 时下,正值春季芦笋采摘期,走进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垄垄翠绿的芦笋破土而出,工人们忙碌地采收、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园区,每天工资110元,天阴下雨也不耽误,月收入超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很知足。”村民张利霞说。据统计,目前,全县芦笋产业已带动3000人次农户增收。园区80%的务工人员为妇女和老人,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会宁县积极发展芦笋深加工产业。采收后的芦笋经冷藏处理,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并计划开拓东南亚外贸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速冻笋能延长保鲜期,未来将依托电商和外贸渠道,让更多人品尝到会宁芦笋的鲜嫩与营养。”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产经理冯亚雄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从田间到云端,从种植到深加工,会宁县以芦笋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株芦笋,不仅承载着致富的希望,更见证着新时代农业转型与乡村崛起的坚实步伐,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