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讯 为加快推进地下水水源置换工作,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平川区积极谋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38座调蓄水池开工建设,全力以赴推进平川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现代农业供水工程建设。
走进平川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现代农业供水工程大湾生态水池、窎沟2号水池、毛卜拉4号水池等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舞动机械臂,精准挖掘泥土,铲车、运输车“轰隆隆”来回穿梭在工地,到处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全区38座调蓄水池建设正火热建设中。
平川区水务局副局长何叡平说:“该项目依托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分两步开工建设调蓄水池38座,总容积459万立方米。本月开工建设冯园村、窎沟村、兄弟村、马饮水村、双铺村五个国家监测井沿线超采区20座调蓄水池,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确保6月20日全面完成。剩余18座调蓄水池计划4月10日开工建设,6月30日完成建设任务。”
项目建成后,成立水源统一调度中心,利用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供水指标,对三个乡镇38座蓄水池的用水量按照沿线农田和生态林用量,形成科学调度机制,有效保障农林用水需求,充分置换井灌区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以及10万亩生态林用水,有效缓解平川区地下水超采区水位持续下降现象,保障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态安全。
(万生馨 杨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