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栋
在甘肃景泰的广袤土地上,有一处鲜为人知却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岳家坟掌。这里不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裔的安息之地,更是一个融合了历史、传说与自然美景的神秘之地。
在天高云淡,秋意渐浓,落叶飘零之际的一个午后,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渴望,又一次踏上了景泰县寺滩乡的旅程,心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但是,我此行的目的地,并非闻名遐迩的永泰龟城,而是附近的岳家坟掌,一个深藏于寿鹿山脉中端的令人向往之地。
岳家坟掌,作为清朝著名军事将领岳钟琪的祖冢所在地,坐落在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西南的奎龙山麓,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家族传奇。
驱车穿越蜿蜒的山路,丘峦起伏,云雾缭绕,沿途的风景粗犷如刻,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空气也变得愈发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随着车辆缓缓驶入寺滩乡境内,绕道古老的永泰龟城,再抵达岳家坟掌时,已是午后时分,虽然阳光正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但丝丝寒意,依旧让人仿佛能感觉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岳家坟掌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西南奎龙山泥沟冲积坡塬地带,东临官草沟门户擂鼓台,西接寿鹿山屏障令箭山,南依奎龙山,北连永泰川,地势高阔,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灌木丛生,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当我们抵达岳家坟掌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谷地,宁静而庄严。这里地势高阔,空气清新,四周被群山环抱,仿佛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之地。由于土壤表层质地发白,远远望去,奎龙山下一片白色,因此当地人又称此处为白土梁。
步入岳家坟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岳氏先祖的墓冢。据《重修皋兰县志》和《皋兰县红水分县采访事略》等史料记载,这里是宁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岳钟琪的祖墓所在地。另据《岳氏宗谱世系图考》所载,岳钟琪的高祖岳仲武便葬于此地,随后是二世文奎公夫妇、三世岳镇邦以及四世岳钟琪的生母王氏太君。
从现存的墓冢来看,这里应实葬岳氏先祖六代,共十七座墓冢,虽历经了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墓地已土圮坑塌,碑石皆无。秋风瑟瑟,野草萋萋,昔日墓地的石人、石马、牌坊、功碑仿佛仍在眼前,让人不禁生出“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威”的伤感之情。即便如此,整个坟掌虽然有些已模糊不清,但规模之大,遗风犹存,仍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忠勇与悲凉。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岳飞那“精忠报国”的誓言,在这片土地上回荡,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据相关资料可知,岳钟琪是岳飞第二十一代世孙,其高祖岳仲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定居在景泰永泰堡,后辈数代在朝为官。在岳家坟掌的深处,我找到了岳钟琪高祖岳仲武的墓。这座墓高大圆隆,突出地面一米以上,显得尤为醒目。据《岳氏宗谱世系图考》所载,岳仲武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景泰县永泰堡,并在此繁衍生息一百多年。岳氏家族自那时起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岳钟琪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岳钟琪,这位清朝前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战功和深邃的军事才能而著称于世。他的祖籍在此,这里也见证了他家族的兴衰荣辱。这些墓冢历经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自然侵蚀,加之一些人为的影响,如今显得有些破败,即便是新修的墓碑上的文字,也已经模糊不清,但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却扑面而来,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诉说着岳氏家族的历史与荣耀,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在岳家坟掌,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是一处墓葬群,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我还听到了许多关于岳钟琪及其家族的传说和故事。他们的事迹在景泰地区流传甚广,至今还流传着“两代父子四提督”的美誉:岳钟琪家族中两代父子四人担任过提督之职,这四人分别是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岳钟琪本人、岳钟琪的叔叔岳超龙以及岳钟琪的堂弟岳钟璜,这一家族在清朝军事上的贡献和荣耀是显而易见的。
岳升龙,作为岳钟琪的父亲,曾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并在四川担任了14年的提督。提督是清朝时期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属于一品大员。岳升龙以军功起家,最终升至提督之职,为岳家的军事传统奠定了基础。
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作为岳升龙的儿子,是景泰县永泰堡的武将世家子弟,他从文官转为武官,天资聪颖,熟读兵书,才兼文武,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勇气。他率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击败准噶尔部、参与大金川之战……每一次战斗都彰显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历任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川提督、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等职,被雍正皇帝称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皇帝则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栋梁之臣”。岳钟琪的军事才能和战功,使得他成为清朝中期的一位名将。
岳钟琪一生战功显赫,从奇兵入藏、拉萨平叛到万里西征、抚定青海,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后来成为清朝前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屡建奇功,官至宁远大将军、川陕总督。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的将士们勇往直前,也成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然而,岳家坟掌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这片土地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岳飞后裔迁徙至此的途中,曾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正当众人无助之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指引着他们找到了这片避风港。更令人惊奇的是,彩虹的尽头竟然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手持一把长剑,指引着岳飞后裔找到了安葬之地,并告知他们此地将永保安宁。为了纪念这一神奇的经历,岳飞后裔便将此地命名为“岳家坟掌”,寓意着家族的安宁与繁荣。这个传说不仅为岳家坟掌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更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另外,据说每年农历二月二这里能听到龙吟声;清明时节,夜深人静时,奎龙山麓有战鼓马嘶声;中秋前后,天朗气清时,躺在坟嶂上还能看到滔滔黄河。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岳钟琪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岳家坟掌在2014年5月被景泰县文物局立碑标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岳钟琪将军及其先祖的功绩。每年,还有纪念岳飞和岳钟琪的活动在岳家坟掌附近的永泰古城举办。
夕阳西下,离开岳家坟掌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望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岳家坟掌的探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岳钟琪和他的家族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我仿佛能看见那些英勇的将士,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生活,最终归于尘土,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流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奋斗过的英雄,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传说故事,都将永远被铭记在心,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那些关于忠勇、关于坚持、关于爱的故事,如同这片土地上的松柏一样,永远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