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张晰
近年来,白银市一批民营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活力。近日,记者走进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探访这家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
在智能化生产线旁,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陶维林手持样品介绍:“我们的产品分为三大类:家装钢化玻璃用于茶几、餐桌等家居场景;门窗玻璃主打中空节能技术,具有保温隔热、防紫外线功能;幕墙玻璃则专注建筑外立面的安全需求。”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企业从普通玻璃生产转向深加工领域,重点研发节能中空玻璃,其密封工艺和热工性能较传统产品显著提升。
车间内,新安装的钢化炉正在进行最后调试。这是企业2025年重点技改项目的重要环节。“我们投入400万元升级切割、磨边、钢化等核心工序设备,预计4月中旬完成调试,4月底试生产,5月底正式投产。”陶维林表示,技术改造不仅提升产能,更将产品平整度等关键指标优化至行业先进水平,为承接高标准订单夯实了基础。
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据陶维林介绍,企业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6%投入研发,年研发资金保持在100万元—200万元,同时积极申报省级创新基金和市区科技项目。
站在升级后的生产线前,陶维林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政策支持为传统产业指明升级方向,技术改造让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我们将持续深耕节能玻璃领域,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优质材料。”
从西北地区一家普通玻璃加工厂,到具备智能化生产能力的行业新锐,白银一刀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印证着政企合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成效,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