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春日的靖远县,田畴沃野间一派繁忙景象。在刘川镇赵埫村,一辆辆撒肥车缓缓地行驶在农田里,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均匀地抛洒到田间。农户张桂丽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播种的菜地,难掩喜悦地说:“用粪肥种菜成本低、有补贴,去年种的菜产量高、味道好,市场上抢着要。”
这是靖远县推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生动场景。自2021年启动试点以来,该县串联起养殖业与种植业,将畜禽粪污转化为“生态肥料”,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沃土增收”的新路径。
“我们年产8000多吨粪肥,全部直供农田。”白银新裕荣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振武介绍,“既为养殖户解决污染难题,又为农户节约化肥成本。”
据靖远县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丁守彦介绍,团队会定期抽检粪肥的pH值、重金属等指标,确保还田安全。这些过去随意堆放的畜禽粪污,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
为推广绿色理念,靖远县还组建了农技宣讲队,深入乡镇开展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户王志刚感慨地说:“以前图省事用化肥,地越种越板结。现在知道粪肥养地,效果看得见。”看到了成效,越来越多地农户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五年时间的探索,靖远县形成了从粪污收集、处理到科学还田的闭环链条。如今,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已覆盖刘川镇蔬菜基地、北湾镇大棚种植区等多个片区,施用粪肥的作物叶片肥厚、根系发达。
“从‘污染源’到‘营养源’,从试点探索到整县推进,我们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之路。”靖远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靖远县将深化‘种养结合’机制,推动绿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深度融合,让黄土地焕发更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