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渤
周末的清晨,我漫步在黄河风情线上,与这位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河水比前几日丰盈了许多,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仿佛吟唱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诗篇。
岸边,一排排柳树抽出了嫩芽,鹅黄色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舞,宛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几只新燕掠过水面,衔泥筑巢,莺歌燕舞,热闹非凡,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田野里,农民们正忙着播种,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好像已经看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景象。
暖风拂面,我闻到了春天独有的花香,循香而去,一树树迎春花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像金。还有那含苞待放的杏花、桃花,像害羞的少女,欲语还休。蜜蜂、蝴蝶你追我赶,唱着歌,跳着舞穿梭于花丛中。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偶尔有几朵野花从嫩草中探出头来,为这片黄土地点缀上星星点点的色彩,犹如一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意画卷。
走累了,我便坐在一条木凳上休息,静静地望着黄河。河水奔流不息,向我诉说着见证过的历史:大禹治水的传说,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一幕幕历史画卷浮现,令人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忽然,几只白鹭鸣叫着从我眼前飞过,有的轻点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有的高傲的立于浅滩,长颈低垂,静静觅食,宛如素衣仙子。浅滩处还有几只黑鹳,优雅的漫步,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格外高贵。一群野鸭在旁边水域中游弋,偶尔扎入水中觅食,展现出极高的潜水技巧。黄河母亲啍着歌谣轻抚它们,将其拥入温暖的怀抱,共同构成春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多年前,我也曾站在这个地方,那时的黄河水除了黄和漂浮的油污,没有一点活力。岸边是碱滩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刺鼻的恶臭让人掩鼻而过,我听见母亲河在哭泣,向我倾诉着不幸。自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治理黄河的步伐逐渐加快。一个又一个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母亲河两岸种满了树木花草,各种花卉在春季争奇斗艳,芬芳馥郁,为这个边陲小县城锦上添花,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当我正沉醉于这春意盎然的景色时,一群踏青的男女老少,欢笑着从身边经过,几个孩童拿着风筝,准备去那宽阔的地方放飞。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仿佛穿越时空,在这里重现。
太阳越来越高,天空湛蓝如洗,黄河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波光,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向东。我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感受着大地的春潮涌动,感受着黄河的脉搏,自己似乎也融入了这春天的画卷。
春风又绿黄河岸,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家乡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是常态,黄河两岸将会更加美丽富饶,中华文明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到时候,可以自豪地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绿水青山,这就是我们世代守护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