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刚 苗玉婷
五十年党龄,五十载荣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会宁县各乡镇、各部门以庄重而温暖的方式,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一枚枚闪耀的纪念章,不仅是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坚守初心的最高礼赞,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激励着新一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接续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勋章闪耀,镌刻忠诚底色
在甘肃甘沟驿镇的黄土塬上,农家窗台上两枚斑驳的党徽静静相守了55年。丈夫杜树臣(1941年生,党龄55年)的党徽沾着梯田泥土的痕迹,妻子刘香兰(1939年生,党龄57年)的党徽浸着侍亲持家的暖意——这对党员夫妻用一生岁月,把“共产党员”四个字写成了最鲜活的注脚。
84岁的杜树臣老人担任村支书近30年,佝偻的脊梁曾是村民心中最坚实的标杆。当他颤抖着双手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第一时间小心翼翼地贴在胸口:“党没忘了我们这些老党员,这比啥都金贵。”屋内,泛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入党以来的思想感悟,墙上不同时期的党员荣誉证书层层叠叠,连空气都弥漫着岁月沉淀的赤诚。最动人的是他家训里的传承——子女孙辈中8人先后入党,老屋墙上“优秀共产党员”“五好家庭”的奖状连成串,让信仰的红线跨越了半个世纪。
像这样的故事,在每一枚纪念章背后都静静生长着——那是老党员用青春热血写就的忠诚答卷,是他们对党的事业永不褪色的无声承诺,更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密码,在黄土塬上长成了生生不息的精神路标。
薪火相传,激荡奋进力量
一枚枚金灿灿的纪念章,沉淀着老党员们五十载风雨兼程的无悔初心,镌刻着他们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印记,这不仅是对老党员坚守信念、忠诚奉献的最高褒奖,更是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
当纪念章庄重地佩戴在胸前,老党员们的眼眶瞬间湿润。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始终记挂着我们!这枚纪念章,是对我们一生最大的肯定与关怀。看到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国家日益繁荣昌盛,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与自豪。我永远是党的人,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质朴的话语饱含深情,展现出老党员们坚如磐石的信仰。
在聆听老党员们的奋斗故事时,乡镇年轻党员段博神情专注、深受触动:“这些生动鲜活的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一定要接好接力棒,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奋勇拼搏。”以后,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在为民服务中传承红色基因,让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使命在肩,续写时代新篇
一枚纪念章,凝聚半世纪信仰;一场颁发礼,激荡新时代征程。当“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闪耀在老党员胸前,这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崇高致敬,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为会师大地注入澎湃的奋进力量。
在丁家沟镇梁庄村,年轻干部们将这份精神火种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驻村第一书记张圻(1991年出生)带领团队扎根田间,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难题。他们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深入调研土壤气候条件,经过反复实验试种,成功将籽用西葫芦培育成富民特色产业。如今,这片土地上的西葫芦亩产稳定在180斤左右,亩均产值达1500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正如张圻所言:“老党员用一生教会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系在群众身上。”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阡陌田野到项目一线,从社区服务到产业发展,广大党员干部以老党员为镜,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岗位上,将责任担当书写在行动中。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干诠释忠诚,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据悉,2025年会宁县各级党组织共为576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些熠熠生辉的纪念章,既是对老党员们忠诚奉献的最高褒奖,更是激励新一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丰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接续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