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张萍 高龙
近年来,白银区工农路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锚定“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目标,以全域党建、区域统筹、融合发展为思路,凭借稳的定力、进的信心与新的作为,全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网格、做活治理,稳步推动基层“小治理”筑牢共同体“大格局”,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多元联动解民忧 矛盾化解在基层
“家里下水管道堵了,整个单元楼都受影响,多亏街道和社区出面协调,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工农路社区一位居民的感慨,道出了街道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实效。面对此类民生难题,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等多方联动,通过建立健全综治中心分析研判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制度、领导接访制度等,常态化开展民情收集、纠纷排查化解及普法宣传等工作,实现“一个场所集中办公,一套制度规范运行,一个平台多元联动”的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工农路街道综治中心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34起,调解成功率超98%,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渠道畅通聚民智 精准发力惠民生
在倾听民声、破解难题上,工农路街道构建起“线上+线下”全方位诉求收集与解决体系。线上依托“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受理处置有效事件200件,转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民网等网民留言166件,办结率达100%;线下设立8个“群众说事”平台、1个“暖心陪伴”代表联络站及1个“事心双解”代表联络点,立体式收集社情民意,消除治理盲区。
“咱们社区和物业是真不错,不管家里有啥事儿,一个电话,立马就有人上门来帮忙解决,太贴心了!”近日,福宁社区联合花样年华物业来到居民邢利民家中进行健康体检,这项贴心的服务让老人脸上满是笑意,这是社区与物业合力回应群众期盼的生动缩影。从日常保洁到设施维护,从应急处理到便民服务,他们深知服务藏于细节,始终以响应快、超预期为标准,不断打磨服务品质。
工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莹莹告诉记者,工农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红色物业”联动治理为抓手,成立业主委员会4个,设立群众说事平台8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0余支,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5件,实现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深度融合。
服务升级暖人心 “一老一小”获关爱
“阿姨,张张嘴、眨眨眼,认证成功了!” 福宁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60岁以上老人开展的“人脸识别”认证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工农路街道处处可见。
在永丰街社区独居老人黄雅芳家里,同样涌动着暖心的气息。社区工作人员轻轻放下崭新的消防应急箱,一边演示操作方法,一边细细叮嘱:“灭火器要这样拔插销,遇到紧急情况别慌,记得先拨打社区电话……”一个个沉甸甸的箱子,装的是安全保障,更藏着社区对老人们的牵挂与关怀。
“过来瞧一瞧、看一看,便宜处理啦……”日前,永丰街社区举办的青少年跳蚤嘉年华好物市集热闹开市,20名孩子自主打理摊位、自主交易。永丰街社区党委书记吴治婧告诉记者,永丰街社区每年暑假举办10余期特色实践活动,今年已开展了7场。“我们举办跳蚤嘉年华好物集市活动,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物品交换中学会分享与表达,收获成长与喜悦。”
聚焦“一老一小”急难愁盼,工农路街道健全养老、托育等多条服务链,一方面满足老年人就医助餐需求,另一方面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乐园。
党建引领聚合力 共治共享新格局
作为白银市首个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工农路街道颐和社区先后荣获全省“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白银市第十批劳动关系和谐社区等称号。“社区党委不能单打独斗,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颐和社区党委书记马燕的话,道出了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
2024年,在职党员干部通过“点单式”服务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居民常双点赞:“家里地暖出了问题,打电话后很快有人上门查看,服务太到位了。”在颐和社区,解决噪音污染、处理小区楼顶漏水、恢复院内地面损坏……颐和社区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张莹莹表示,下一步,工农路街道将深化多元共治,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富活力,持续书写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