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泰县草窝滩镇杨庄村,一聊起村党总支书记王立鑫,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村民党金钰说:“我家现在的收入都来自王书记建的产业项目。”党金钰在村里的育苗产业园打工,一年工资有3万多元;家里7.2亩地高价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流转收入4500元。
党金钰生活上的变化只是杨庄村走向幸福之路的剪影之一。近年来,杨庄村的变化举不胜举,村“两委”班子由弱变强,村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里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乡亲们说,住在杨庄村是幸福的,因为村里有个好支书。
可之前,杨庄村被称为“三无”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村民们辛辛苦苦种了几十年玉米,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日子过得还是那么难。
在王立鑫看来,杨庄村要追赶、要挺起腰杆,必须靠产业。经过反复考察,王立鑫与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村情实际,运用“集体经济+衔接资金”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模式,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建成引灌调蓄水池及配套提灌设施,构建了多元富民产业体系。
同时,王立鑫还提出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分批次开展朝天椒育苗和番茄种植等特色农作物生产,走出了一条光伏收益和衔接资金联合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杨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7.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创收11.2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个,累计带动群众增收15万元。
“产业有了,村民富了,还得让全村变美。”在杨庄村发展的路上,王立鑫从没停止过脚步。
产业稳定发展后,王立鑫又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忙着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几年里,村集体出钱免费为村民改造自来水,为村民免费维修房屋和围墙,让所有村民都住上砖瓦房;对养殖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现在的杨庄村俨然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山水画。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了。办医保、找工作、人口普查、安全宣传、搭桥修路……王立鑫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问,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官,干吗这么累?王立鑫说:“杨庄村是我的根、我的‘阵地’,只要在岗一天,我就要为大家服务到底。”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