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新闻
集群发力竞逐新赛道
——白银市工业发展走笔
时间:2024-07-24 10:10:39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684 作者:

在白银高新区,甘肃康视达集团隐形眼镜生产基地正加班加点,以应对订单暴涨;在白银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比头发丝还细的电磁线“翩翩起舞”,正汇入大江南北建设前沿;在白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内,众多高端化工项目排队待入……

近年来,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白银市以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双引擎”,推动传统工业向“新”求变、新兴产业破浪向前、未来赛道积极布局。白银,这座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奋力跳出“大黑粗”的刻板印象,向新产业要地加速迈进。

“老家底”新起来

在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上演着铜棒变“头发丝”的魔法。几十厘米直径的铜材,一拉伸变成了直径0.12毫米到0.6毫米。再经过几十道工序,一卷卷成品电磁线在这里下线后销往全球各地。一边加快生产研发,一边加大智能改造。近年来,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既实现“有中生新”,又实现“无中生有”,高精尖产品“上天下海”。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白银工业体系完备,特别是矿产冶金等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赋能传统制造业,是白银激活“老家底”的新出路。

拥抱“数”“智”,“老字号”年轻了。在白银集团铅锌厂熔铸车间,机器人在流水生产线上扭动着“身子”准确抓取锌锭,快速转动到码垛平台,两横两竖整齐高效完成锌锭码垛。在电熔炉出口,冒着热气的锌水刚被注入模具,一台由电子仪器控制的“机器手臂”立即在模具中抓出浮在表面的杂质。

自动扒皮、扒渣机器人的正式投用,使工人工作状态由原来的汗流浃背向“弹指一挥间”的指尖操作华丽转身。

在前几年推动数字技术单点应用于传统企业的基础上,白银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链条普及。而今,以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为方向,白银市的“老家底”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甘肃稀土公司新改建而成的11000吨萃取生产线上,数百个电机高速旋转,稀土萃取无人值守。图纸、工艺流程、物料等信息在显示屏幕上一目了然。智能车间已实现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线上全管控。

“全面拥抱数字化给公司带来一场全新革命,生产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优,让白银稀土有了更强市场竞争力。”甘肃稀土公司副总经理李虎平说。

更多“老字号”重焕青春。靖煤集团大水头煤矿达到国家级Ⅱ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标准,成为全省第一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极大提高了矿区安全生产能力和整体作业效率。银光集团的DNT生产线,红外分析仪正在进行产品工序样的自动采集、数据生成,全面替代了以往人工取样分析的方式,使国产DNT产品纯度提高一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正培育4户市级绿色工厂,申报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组织347户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测评。

新产业壮起来

“粗、重、大”的产业家底曾为白银创造了辉煌,但仅靠“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工业没有希望。白银人以凤凰涅槃的决心、腾笼换鸟的勇气谋转型,坚持同步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应用、投入新资源,让战略性新兴产业“串珠成链”,让一条条面向未来的新赛道渐次伸展。

产业“新树”茁壮成长。一枚小小的彩色隐形镜片,需经过18道工艺才能“破壳而出”。在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印色车间,一排排印色机正有序运转,将最新款的彩色花纹印制在隐形眼镜凸模上。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总经理唐钰喜介绍,目前企业拥有100多项生产专利,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品牌隐形眼镜产品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0.3%。

同时,白银市聚焦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弱到强,开始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在靖远北滩和靖安,林立的风车发力转动;在景泰上沙沃广袤戈壁上,蓝色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这些风光制取的电能,将并入国家电网,源源不断输向山东沿海等发达城市。日前,随着4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建成投产与并网发电,白银市初步形成了“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格局,新能源体系建设与日俱新。

同时,引育并举,分行业、分区域培育了中创博利科技控股公司,白银云创空间数字科创园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带动入驻创新型企业36家,累计营业额44.79亿元、纳税6.24亿元。

未来“种子”加速萌发。甘肃银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锂电池模具整齐排列。“企业主要生产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排用于风光电储能、电子汽车、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类。”甘肃银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王宗帅说。

从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集流体四大锂电池要素以及辅助材料,到正在建设的50万吨磷酸铁锂、8GWh磷酸铁锂电池、10GWh储能一体柜、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白银市结合地方实际,布局的一批未来赛道开始成型起势。预计到2025年,白银市将实现电芯到电池柜的全面配套的电池产业集群。

原动力强起来

产业之树长得大,离不开创新根系扎得深。白银人深知,老工业基地要加快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原动力。

集中“兵力”布局创新平台。“张开五指”不如“攥指成拳”,白银市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产业,组建兰州大学白银产业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搭建“产学研用金服”的对接平台,建设各类中试基地,白银市小步快跑完善服务体系,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正在改变。

目前,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达到62家,比上年增长31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7亿元,比上年增长92.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3%,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精准“撮合”促进成果转化。白银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引领发展的先发优势,引导企业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今年,全市组织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5项。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钒铬富氧高效碱浸与危废源头减量技术及装备”项目获科技部重点专项立项支持,白银集团主持的“152平方米超大面积流态化锌焙烧炉及其配套系统产业化”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梯次培育密植创新主体。白银市梯次培育、接力扶持在各个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秘籍”的中小微企业。今年,培育规上企业32户,评价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7户,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户,创历史新高,6户企业荣膺“省级优秀链主企业”。

在创新研发上求突破,在延伸链条上求突破。在白银,一大批工业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正在加速抢占新赛道,形成新质生产力。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乔斌)

责任编辑:李凤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6913040 邮箱:4225698@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